自体免疫疾病对怀孕的影响
免疫作用,简单来说即「体内製造抗体,抵抗外来的东西(如病毒或细菌)」。至于「免疫性疾病」,就是自身的抗体,错认并攻击身体正常的细胞组织跟器官所致,即代表此人免疫系统与其能力异常的问题。
免疫疾病:发炎反应是特征
自体免疫性疾病的种类相当繁多,对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造成影响,其中最明显的征状就是「发炎反应」,如红肿、发热、疼痛、肿胀。咏馨妇幼中心副院长暨妇产科主治医师陈敏龙表示,像一般人常听到的症状,如甲状腺炎、红斑性狼疮(简称SLE)、类风溼性关节炎(简称RA)、硬皮症(简称SS)、僵直性脊椎炎(简称AS)等等,都属于自体免疫性的疾病。
陈敏龙医师举例说明,当患者自身的抗体,仅攻击关节部位,就会引发「类风湿性关节炎」;当攻击到皮肤、眼睛、嘴巴、血管、肝、肾等多重器官,就导致所谓的「红斑性狼疮」。
免疫疾病VS.怀孕
然而,倘若是女性罹患自体免疫性疾病,在怀孕方面,将可能面临不少困难。陈敏龙医师说明,主要是由受精卵所形成的胚胎,对于母体来说,有一半是外来的(父亲染色体),因而容易被免疫系统当成不好的东西而发动攻击,导致难以成功怀孕。
从4要点来评估
如果本身有免疫方面的疾病,但又考虑怀孕时,陈敏龙医师表示,整体而言,会从以下四个方向来做评估与沟通:
1.临床状况
首先,医师必须先了解患者的临床状况,如此才能进一步确认治疗方式与追蹤处理;倘若女性决定怀孕,医师需要让病患了解到,当疾病发作时,可能会造成母体和胎儿哪些併发症,并且需建立共识,寻求预防和治疗的方法。
2.血液状况
某些自体免疫疾病患者的外观,看起来毫无症状;但进行抽血检查后,透过临床数值,会发现有症状复发或消退的情形,也代表可能过一段时间会再复发。陈敏龙医师表示,这时候就需要考量到「如复发时正处于怀孕时」可能造成的风险。
3.发作情形
身为免疫疾病患者,还必须考虑到「最近是否曾经发作过」;如果发作程度是比较严重的,就不太适合怀孕。假如此期间刚好怀孕,或许就要考虑是否采取人工流产的措施,主因在于怀孕这件事,可能会对母体产生负面影响。
4.药物使用
当免疫疾病患者发作时,需要采取药物的治疗,如类固醇、免疫调节剂等等;但某些药物成分很特殊,可能会对腹中胎儿造成一些伤害(如影响发育、早产或流产等)。这些状况,都必须列入是否能够怀孕的考虑因素中。
常见疾病:红斑性狼疮SLE
红斑性狼疮属于全身性的自体免疫疾病,可能以慢性发炎的反应,侵袭全身器官组织,如皮肤(红斑)、肾脏、血管、肝脏……等;但由于其发作的时间和状况因人而异,因此针对女性患者,在考虑怀孕上,就需要更密切的观察与治疗,必要时还须同时会诊免疫专科和妇产科医师。
发作期患者‧较难怀孕
陈敏龙医师举例说明,如果某位红斑性狼疮女性患者,最近刚过完发作期,代表她的体内仍有许多异常的抗体,而这些抗体可能会主动去攻击母体本身正常的细胞与器官,因此,此时怀孕的机会可说是微乎其微。
除非此位患者,经过长时间追蹤观察后,已完成相关治疗且几乎不再发作,或目前使用治疗的药物剂量相当轻微,最后再经医师斟酌与评估往后复发机率、需不需要调整药物剂量、可停用药物与否……等,以确认患者是否适合怀孕。
对胎儿的影响
SLE对于怀孕女性造成的合併症,比起一般健康女性大得多。以往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,一旦SLE的患者怀孕,胎儿胎死腹中(含早产和流产)的机率将近50%。如同前面所述,SLE的抗体会攻击任何部位,状况不一:当胚胎正逢长出血管时被攻击到,可能导致胎儿发育不良而流产;如果抗体攻击到心脏,将造成胎儿心跳停止而死亡。然而,如果经过治疗后,身体状况稳定,SLE不但不会影响到怀孕,甚至也能够让胎儿足月生产。
对母体的影响
同时,也由于SLE的抗体攻击特性,倘若怀孕时疾病发作,将可能造成母体多部位的症状。
1.高血压:血管可能会发炎,导致血压升高;与妊娠高血压不同的,SLE造成的高血压,不会因生产后就获得缓解。
2.蛋白尿:肾脏的肾丝球等会被攻击而发炎,导致蛋白尿。由于妊娠毒血症患者也会有蛋白尿,一时很难区分,且两者治疗方式并不相同,因此需要透过抽血检查、妇产科和内科两方医师的会诊,以寻求对患者最好的处理方法。
3.其他症状:糖尿病、肝脏发炎等等。
因此,在这些状况下的孕妈咪,容易促使腹中胎儿早产,或临时有状况需剖腹生产,甚至部分产妇会有产后出血、静脉血栓等等问题。
状况稳定而怀孕‧复发机率低
陈敏龙医师表示,一般而言,只要SLE患者已经不需要使用药物,怀孕并没有问题,且怀孕后疾病复发的机率很低。
然而,如果已经怀孕但仍持续用药,通常孕妈咪必须让固定看诊的内科和妇产科医师了解此状况,按时回诊追蹤。他建议,患有SLE的孕妈咪至少一个月抽一次血,定期确认体内抗体状态,谨慎以对。
常见疾病:类风溼性关节炎RA
类风溼性关节炎也属于全身性、慢性的自体免疫疾病,跟SLE很类似,特征是异常抗体主要攻击的部位为「关节」,进而导致关节疼痛、发炎,程度严重者会造成关节变形、磨损、失去活动能力。
怀孕‧缓解RA症状
RA患者大约占一般族群的1%~2%,好发年龄在20~30岁之间,女性高于男性。陈敏龙医师表示,根据相关统计,RA的女性患者怀孕时,有80%的症状会获得缓解。他说明,改善关节痠痛、不舒服的原因,可能与怀孕期间体内免疫细胞T和B有关;T细胞和B细胞,在孕期时的数量会增加,进而可帮助缓解关节炎症状。不过,生产后的六星期,大多数的RA患者仍会再度复发,且机率偏高。
小心使用药物‧别擅自停药
RA对于怀孕本身,比较没有直接的风险,最主要是在于治疗方面。陈敏龙医师表示,虽然大部分的药物在怀孕时仍可使用,但少数药物成分,却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危害。
由于怀孕通常能缓解症状,因此,需要使用强度愈来愈高的药物机会并不大;但毕竟免疫疾病发作状况因人而异,少部分孕妈咪可能仍有不适,但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不佳,而需要更换或尝试别种药物等等。他说,在类似这样的情况下,通常由妇产科医师会同内科医师讨论,尽可能在兼顾母体和胎儿健康的前提下,确认治疗内容与方式。
另外,要特别注意,患者千万不要因担心影响胎儿,而自行停药。陈敏龙医师说明,所谓会有自体免疫疾病,就是因为身体会製造异常抗体和免疫细胞,并且去杀害正常的组织细胞,如果没有透过药物改善母体状况,反而可能促使胎儿被这些抗体所伤害,产生生理上的缺陷,相信这不是准妈咪所乐见的。
相关治疗药物说明
以SLE和RA来看,两种自体免疫疾病所使用的药物治疗很类似,基本上医师会根据个人状况,给予最适合的处方。最重要的是,有计划怀孕的此类患者,应能自主观察,定期回诊追蹤,配合处方治疗,才能够稳定自身健康,进而达到怀孕目的。
‧NSAIDs:中文名「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」,具有消炎、止痛的作用。但此类药物使用上有怀孕週数的限制,倘若时机不对,不排除会造成胎儿长不大或胎死腹中、流产等状况;因此,须有医师处方才行。
‧类固醇类:在台湾,很多人会有尽量少用此药物的迷思。事实上,只要有医师的处方,使用剂量正确(太高可能导致胎儿畸形),类固醇药物能够发挥不错的效用,并且对孕期没有坏处。
‧抗疟疾类药物:此类药物在怀孕时使用,没有太大的安全性问题;当然,仍需要在内科和妇产科医师共同会诊、确诊下,给予适量的所需药物。
‧ACA类:此类药物即所谓常被用来治疗爱滋病的药物,效果不错。不过,除非上述三种药物的治疗作用都不佳,医师才会考虑ACA类药物。
‧MTX类:这是一种化疗药物,但如果需要使用,恐怕会有胎儿流产的问题。
不过,最近治疗RA的药物有些进步,部分新的药物被尝试用来治疗RA,效果不错。如果有需要的病患,建议可以询问固定就诊的医师,针对个人情况加以调整药物。